水母有毒,而且大多数水母都含有毒素。水母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触手上的刺细胞,这些刺细胞能够发射出含有毒素的刺针,当刺针接触到猎物或人体时,就会将毒素注入其中。
水母的毒素成分复杂,主要包括类蛋白毒素、多肽和酶类,以及强麻醉剂、组胺、5-羟色胺等生物活性介质。这些毒素具有溶血、皮肤坏死以及心血管、神经、肌肉、肝脏、肾脏损害等多种生物毒性。因此,被水母蜇伤后,接触部位可能会出现突发性疼痛、荨麻疹样皮损、剧烈烧灼感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麻痹,导致死亡。不同种类的水母毒性各异,部分水母的毒素足以在几分钟内导致人死亡,但也能造成人类严重的灼伤或致命的过敏反应。需要注意的是,水母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,但在海边游泳或潜水时仍需保持警惕,避免与水母接触。如果不慎被水母蜇伤,应立即上岸并用海水冲洗伤口,切勿用淡水冲洗,因为淡水渗透压较低,可能引起刺丝囊爆裂而释放更多毒素。同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被水母蜇伤的情况,以便医生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。虽然有些水母,如海月水母和海蜇可以食用,但毒素也贮存在刺丝囊内,必须经过严格的加工处理才能食用。因此在食用这些水母时也应保持谨慎,并遵循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。